中日关系发展史

2024-05-18 17:51

1. 中日关系发展史

以前老师讲过,但记不清了,大概记得的有这些。
1、在秦朝,相传秦始皇命徐福等人东渡寻长生不老药,徐福等到达日本,为当地带去一些先进技术,成为日本的祖先  2、隋、唐朝。日本有感于唐朝的先进文化和制度,先后派遣隋使。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尔后还有鉴真东渡,两国交往频繁,关系也较友好   3、大致在明朝,日本国力渐强,侵占了台湾岛,后在清康熙时期,台湾被收回。4.接着就是清朝末年了,日本发动甲午海战,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5、民国时期,限时支持国内军阀混战,后又侵占东北,从而中国开始了漫长的抗战岁月。6、建国后,由于中日两国分属两大阵营,双方仇视对立   7、1972年,两国签署《中日联合声明》,正式建交。8、到目前为止,中日双方关系还算密切,但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方侵犯我方主权,仍存有较大的争端

中日关系发展史

2. 中日关系发展史是怎么样的?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两国之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曾经有过相互学习、密切交往的历史时期,也有过以强凌弱、兵戎相见的历史时期。现正经历着摩擦不断、矛盾加深的历史时期。这三个历史时期,构成了中日关系发展的清晰历史脉络。

在日企的推动下,安倍政府已转变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在德国汉堡G20峰会上,安倍晋三表达出日本想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意愿。此前,日本政府一直对这个经济项目持观望态度。
最后,日本要保持与美国对外政策的协调一致。日经中文网称,日美首脑会谈特意确认了“与中国政府继续开展建设性对话的重要性”。因此,日本改变其对华态度也不足为奇。

这种情况表明,中国与日本存在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历史渊源。日本在漫长的古代发展中,从中国学习了许多先进的东西,为日本的发展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 近代史上的中日关系

1、1840年-1894年
明治维新前,中日关系挺好的,都闭关锁国,日本明治维新,中国同时展开洋务运动,中日竞争。
2、1895年-1949年
甲午战争之后,中日战争开始揭开序幕,北洋时期:部分军阀投靠日本,日本对中国的影响力扩大,民国时期,蒋政府是亲美的,与日本矛盾日深,最后爆发八年抗战。
战败后中日关系恢复正常交往,并没有爆发战争。

扩展资料:
近代以来,日本侵略成性,侵华动作一直不断。远的来讲,1874年日本侵袭了台湾;5年后又强行吞并中国藩属国-琉球王国;1894年他又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1904年日本硬是借助日俄战争侵犯我国东北领土和主权,以及后来的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一项统计表明,近代以来日本共对外发动14次侵略战争,其中10次针对中国。
从技术上来讲,日本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占尽先机,往往在战争前期全速开进;但好在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一旦战事全线拉开,打一场持久战也是再自然不过,而这对于一个后备供给不足的岛国来讲是几乎是要命的。从这个层次上来讲,日本的侵华战争注定要失败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近代中日之争

近代史上的中日关系

4. 中日关系发展历程:

90年时候,中国关系很好,在西方国家中,日本是唯一一个在暴乱后给予中国贷款的国家。
从这以后,中日关系开始走下坡路,原因如下,1、共同敌人苏联消失,2、跟随美国反对中国,中国发展迅速,4、日本经济不景气,5、中国去日本的人素质低,6、中国军力飞速发展7、日本参拜靖国神社等等。
到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和日本关系降到冰点。所以中国扶持韩国,借以制衡日本。中韩关系升温,中日关系导致政冷经热的现象。
到了2003年左右,中国日本关系稍微转好。原因如下:1、中国加入世贸,经济腾飞不可阻挡,2、日本习惯了中国的崛起,3、中韩关系降温 4、在军事方面,中国开始超过日本,在潜艇、战斗飞机等方面中国占据优势,在预警机、驱逐舰方面中国也开始赶上,日本知道无法遏制中国,开始结交中国。
2007年,中国日本进一步发展,日本驱逐舰访华,中国驱逐舰访日。
原因:中国经济超日、中国军事赶上,欧美反华加深,中日联合勘探油田等等 

中日关系发展有几个要素:
1、经济。中日经济互补性强的时候,关系好,互相竞争的时候关系差。
2、军事。中国买1艘驱逐舰的时候关系差(日本不适应中国的军事发展),买12艘潜艇的时候,关系好(日本习惯了中国军力发展)!
3、民众情绪。日本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反对,中日关系差,日本不参拜靖国神社,中国不反对,中国日关系好
4、美国。94导弹危机,96导弹危机,中美关系差的时候,中日关系自然差。

5. 中日关系史的介绍

《中日关系史》由现代作家孙乃民所著,2006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书中真实的反应了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当代的中日关系发展历程。全书凡三卷,是一部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全面系统论术中日关系发生、发展和变化的通史性著作。

中日关系史的介绍

6. 中日关系发展历程

90年时候,中国关系很好,在西方国家中,日本是唯一一个在暴乱后给予中国贷款的国家。
从这以后,中日关系开始走下坡路,原因如下,1、共同敌人苏联消失,2、跟随美国反对中国,中国发展迅速,4、日本经济不景气,5、中国去日本的人素质低,6、中国军力飞速发展7、日本参拜靖国神社等等。
到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和日本关系降到冰点。所以中国扶持韩国,借以制衡日本。中韩关系升温,中日关系导致政冷经热的现象。
到了2003年左右,中国日本关系稍微转好。原因如下:1、中国加入世贸,经济腾飞不可阻挡,2、日本习惯了中国的崛起,3、中韩关系降温 4、在军事方面,中国开始超过日本,在潜艇、战斗飞机等方面中国占据优势,在预警机、驱逐舰方面中国也开始赶上,日本知道无法遏制中国,开始结交中国。
2007年,中国日本进一步发展,日本驱逐舰访华,中国驱逐舰访日。
原因:中国经济超日、中国军事赶上,欧美反华加深,中日联合勘探油田等等 

中日关系发展有几个要素:
1、经济。中日经济互补性强的时候,关系好,互相竞争的时候关系差。
2、军事。中国买1艘驱逐舰的时候关系差(日本不适应中国的军事发展),买12艘潜艇的时候,关系好(日本习惯了中国军力发展)!
3、民众情绪。日本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反对,中日关系差,日本不参拜靖国神社,中国不反对,中国日关系好

7. 中日关系的现状

总体上来说还算平稳发展,还算不错。

日本由于更换了注重亚洲外交的民主党,两国关系在不断加强。民主党主张中美平等外交。反对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首相鸠山由纪夫提出亚洲共同体构想,预建立一个类似于欧盟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

且民主党的保守立场较弱,主张加大与外国交流特别是中韩等亚洲国家。

经济上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双方贸易额增速在下降,不过在下认为经济好转后还是会增加的。

今年两国还发表了历史研究报告,且日本外务大臣冈田克也提出要与中韩合作编纂历史教科书。

民间感情上还是差一些,由于受历史因素影响中国民众对日本的总体影响不太好,也不太客观。比如绝大部分的中国民众不了解靖国神社到底是日本的什么机构,右翼教科书的使用率有多大,ODA计划是什么。

日本国民的厌中情绪主要是受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知识产权问题、中国国民素质问题等影响。

中日关系的现状

8. 如何从历史角度看中日关系

所谓“历史中的中日关系”是指两国间的历史问题深刻地影响着双方对中日关系的思考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日关系的未来形态。  
 
从19世纪末的甲午战争到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50年里,中日关系的主要内容就是日本持续不断地侵略和中国反抗日本的侵略战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时间之长,战争规模之大之残酷,给中国带来生命财产损失之严重,是触目惊心的。中国人民因此对日本右翼复活军国主义的政治诉求高度敏感和警惕,并要求日本各届领导人在涉及侵略历史的问题上谨言慎行。  
不幸的是,战后在冷战大格局的笼罩下,中日关系曾经继续处于敌对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0多年里,日本在美日安保条约的框架下,参与了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在中美在中国周边地区的军事冲突或对抗中,日本均被美国当作战略基地。可以肯定,冷战对中日关系的消极影响是造成当今中日两国战略猜疑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有足够的理由怀疑,冷战中形成的主从式的美日安全关系在冷战后经过重新定义后,是否继续用来遏制或企图遏制中国。  
 
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结束了两国的敌对状态,此后的十几年,中日关系进入了20世纪最好的时期。可能是经历太多的磨难后,对对抗造成的严重后果记忆犹新,当时的两国领导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将中日关系一步步推向前进。如果认真考虑当前中日关系面临的困境,理当敬佩他们那时的远见和勇气。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日关系进入不稳定时期,其表现和原因在此不赘述。显然,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中日关系不是友好、健康和稳定的。中日关系像所有的双边关系一样,将会长期受到历史的影响。人们可以经过努力来缩小或限制历史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却不可能在短时间里摆脱那么沉重的历史负担。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