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四世对俄国的贡献有哪些?

2024-05-18 12:39

1. 伊凡四世对俄国的贡献有哪些?

俄国第一个沙皇。因他对待政敌极端残忍,又有“雷帝”(恐怖)之称。他是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之子。3岁即位,由母后叶琳娜及其宠臣奥勃伦斯基公爵摄政。伊凡8岁时,母后死去,奥勃伦斯基被贵族会议囚禁。从此,国家陷入各派大贵族集团争权夺利的混战之中,他们互相残杀,轮番控制国政,弄得国无宁日。这使幼小的伊凡产生了专制的思想,希望总有一天能像古罗马的凯撤一样实行独裁统治。1547年,伊凡开始亲政,1月16日加冕称沙皇(凯撤的意译)。1549年组建“重臣会议”,任用出身微贱的政治家阿达舍夫等为重臣会议的主要成员,实行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全面改革。他依靠中小贵族限制大贵族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建立“沙皇特辖制”和特辖军,残酷镇压贵族反对派和人民群众。他强迫曾妄想继承伊凡帝位的斯特里茨基公爵服毒自杀,又命令把反对实行特辖制的主教腓力绞死。在军事上按门第高低授予官职;规定军役人员的权力和义务;实行“一长制”;规定每150俄亩土地须出军士一名,从而保证了兵源,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军事实力发展以后,伊凡开始对外用兵,大肆扩张,于1552、 1556年率军东侵,先后征服喀山和阿斯特拉罕两汗国,占领伏尔加河下游地区。为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于1558~1583年进行立窝尼亚战争,起初占领一些地方,后被波兰一立陶宛、瑞典、丹麦军队打败,放弃在立窝尼亚占领的土地。1563年自称“全西伯利亚皇帝”,开始向西伯利亚扩张。1581年招募惯匪叶尔马克组织哥萨克远征军,于翌年占领西伯利亚汗国首都西伯利亚。1584年暴死。

伊凡四世对俄国的贡献有哪些?

2. 伊凡四世是怎样让俄罗斯领土扩张的?

指挥俄罗斯进行领土扩张的沙皇


伊凡四世3岁即位,母亲暂时摄政,却苦于大贵族们的横暴。当时各集团激烈争权、倾轧和谋杀,对伊凡四世性格的形成及其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1547年,加冕称沙皇。


伊凡四世竭力完善军事指挥体系,建立常备军,整顿俄国地方部队的勤务和调整俄国边境守备。这次改革奠定了俄国正规军的基础。执政时期,制订了第一部军队条令——《贵族会议关于屯扎和守备勤务决议》。伊凡四世军事改革,使俄罗斯走向强大。


伊凡四世在1547—1552年的远征中,灭亡了喀山汗国。1556年,阿斯特拉罕汗国也被吞并,然后他又吞并了诺盖人和巴什基尔人,使北高加索归顺俄罗斯,伊凡四世时期,俄罗斯开始成为多民族国家。1557年,西伯利亚汗围也臣服于伊凡四世。1572年,伊凡四世粉碎了被称为“奥斯曼土耳其之鞭”的克里米亚汗国政权。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处于鼎盛时期,前进侵略的阴影笼罩着整个东欧,而粉碎克里米亚汗国有如给奥斯曼土耳其的迎头痛击,挫败了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俄罗斯及东欧的企图。


1558年,伊凡发动立窝尼亚战争,试图向波罗的海扩张。由于邻近国家波兰、立陶宛、丹麦、瑞典的介入和贵族的反对而受阻,结果这场战争打了25年。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向欧洲展示了俄罗斯的国力。在立窝尼亚战争中,俄罗斯军队经历了残酷的失败,指挥官库尔普斯基也投向敌方阵营。


伊凡四世作为军事家的活动特点是:战略大胆,实施果断。他亲自领导军队参加了喀山远征(1545—1552)、波洛茨克远征(1563)、立窝尼亚远征(1572年、1577年),战场上的伊凡四世十分勇敢。在战略方面遵循的方针是连续打击敌人,动员国家和军队预先做好周密的战争准备。在战术方面,伊凡四世认为,野战中应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出发点,但要塞防御和包围也具有重要意义。他在攻坚战中广泛使用火炮和工程器材,其中包括地雷爆破器材。


1584年,伊凡四世死于莫斯科。

3. 俄罗斯帝国沙皇伊凡四世是怎样的人?

伊凡四世是俄国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简介中出现最多的词就是残暴、易怒、残忍、冷漠和坚毅。但这一切也源于他的经历。伊凡四世简介记载他三岁就即位,母亲势单力薄,在自己年幼的时间里被各种势力压制,这对他的性格养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伊凡四世开始执政后,就将权力紧紧握在自己的手里,还建立军队驻守边境。他的独裁统治大多是对贵族的斗争,使领主们受到限制,便于统一管理国家。伊凡四世也有任性的一面,为了获得教会支持他带着家族离开都城,这一举动引起当地民众的恐慌,直到得到教会对他的许诺,伊凡四世才回到都城。虽然他的行为都是为了推动俄国的发展,但伊凡四世杀死自己继承人的事件却让他内疚一世。伊凡四世开辟航路,试图对外扩张,但受到许多临近国家的阻碍。在二十五年的对外战争时间里,都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也展示了本国的实力,提升了俄国的国际影响力。这位以残暴著称的沙皇,虽然处理事情使用的方式大都不容易被接受,但他的建树仍旧是不可忽视的,先后吞并了几个国家,铲除了不少贵族,握紧了权力,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加快俄国的发展,为俄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奠定了社会基础,因此现代史学家们对他的评价很高。这便是伊凡四世简介的主要内容了。伊凡四世的生平举措有哪些伊凡四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他三岁即位,八岁时母亲去世,此后国家陷入了各大贵族集团互相争权的窘境之中,这使得年幼的伊凡四世产生专制的思想,他渴望有一天能够独自掌权,这便有了伊凡四世后来实行的生平举措。

俄罗斯帝国沙皇伊凡四世是怎样的人?

4. 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的生平事迹简介

 伊凡三世·瓦西里耶维奇(Иван III Васильевич,1440-1505年10月17日),莫斯科大公,在位时间1462-1505年,史称"伊凡大帝"。
  伊凡三世是使俄罗斯取得了独立的莫斯科大公,莫斯科大公国最终统一了雅罗斯拉夫尔、诺夫哥罗德、彼尔姆、特维尔这几个俄罗斯公国,这几个公国被伊凡三世以前的莫斯科大公们多次征服过并向莫斯科公国臣服。 蒙古人的金帐汗国(1219-1502年)不久由于内斗而分裂成几个小汗国(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诺盖汗国、昔班尼国、克里米亚汗国),伊凡三世于是在1480年停止对金帐汗国的纳贡,从而结束了两个半世纪的金帐汗国统治,并在1502年灭掉了金帐汗国。
  
  1472年11月份,莫斯科大公国第二次庆祝伊凡大公的婚礼。伊凡三世的第二任妻子就是拜占庭帝国的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公主。伊凡七岁那年,父亲瓦西里二世在诸罗斯城邦的大公女儿中,选中了特维尔大公的女儿玛丽娅作为伊凡未来的妻子。特维尔大公没有表示反对,因为这桩婚姻象征着莫斯科大公国和特维尔公国的和解。在伊凡即位后发兵攻打喀山汗国那年,玛丽娅突然暴病身亡。伊凡本打算在战事结束后,在罗斯诸城邦中找一个妻子,但罗马天主教教廷出人意料地遣使来莫斯科,提出和索菲娅公主联姻。
  1453年,奥斯曼帝国征服者 *** 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395年~1453年)灭亡。拜占庭末代皇帝的弟弟带着自己的女儿索菲娅,逃往罗马天主教教廷避难。面对扩张势头咄咄逼人的土耳其,意大利首先感到焦虑,因为在夺取君士坦丁堡、灭掉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395年~1453年)之后,土耳其人攻占了巴尔干半岛,直接威胁着意大利各国的东部边界。
   
  罗马教皇西斯科特四世想通过联姻这种方式,以拯救基督教文明的名义,说服莫斯科大公国在北线向信仰 *** 教的土耳其发动战争,以减缓欧洲所面对的土耳其的威胁。此外,在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以莫斯科为首的罗斯诸城邦成为东正教的最后支柱,而罗马天主教教廷一直试图将已经分裂达千年之久的天主教和东正教合二为一,建立一个以罗马为中心的统一的基督教会。所以把索菲娅公主嫁到莫斯科大公国,巩固欧洲西部和欧洲东部的莫斯科之间的联系,将为两教合并打下基础。
  
  很快就传来了伊凡三世对教皇提议的回信。伊凡三世表示同意这桩婚事,但伊凡三世派来的特使提出一个条件:伊凡三世和索菲娅公主所生子女,不得继承莫斯科大公之位。索菲娅公主没有丝毫的犹豫,一口答应下来。据史书记载,索菲娅公主为人非常聪明,同时有很强的政治野心。在继续留在罗马教庭,寄人篱下和远嫁不为人知的莫斯科大公国,实现政治抱负之间,索菲娅公主选择了后者。在当时的欧洲人心目中,罗斯诸城邦虽然也信仰基督教,但那里经济落后,自然生存环境恶劣,居民属于半开化的野蛮人,比起鞑靼人来,文明程度高不了多少。所以很多人都惊讶于索菲娅公主的决定。
  远在莫斯科的伊凡三世也在热切地等待索菲娅公主的到来。迎娶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395年~1453年)的末代公主,在法律上意味着莫斯科大公国成为拜占庭的合法继承人,莫斯科大公国至少在名义上从此可以成为罗斯诸城邦的首都,而伊凡三世的地位也将由大公而变成各个城邦 *** 起来的国君,而罗斯诸城邦可以名正言顺地并入莫斯科版图。至于西斯科特四世希望莫斯科大公国以拯救基督教文明的名义,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则这个想法实在过于天真。
  对莫斯科大公国来讲,首要的战略目标是统一罗斯诸城邦,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抵御外敌入侵,而不是以拯救宗教的名义,贸然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此外莫斯科大公国在当时也不具备和土耳其交战的能力,至少要首先征服南方草原上的克里木汗国和哥萨克人,在当时这显然是不现实的目标。 经过长时间的旅途,索菲亚公主抵达莫斯科。11月份,在莫斯科举行了伊凡三世和索菲娅公主的盛大婚礼。
  
  在索菲娅加入莫斯科大公国以后,莫斯科大公国名正言顺地称为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395年~1453年)的继承人,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395年~1453年)的双头鹰国徽也就成为俄罗斯的国徽,从此双头鹰也成为俄罗斯的一个象征。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俄罗斯就是第三个罗马帝国"的说法,这在以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成为俄罗斯国家意识形态的一个主要方面。
  伊凡三世不满足于"莫斯科大公"这个称号,但又不想自称"国王",伊凡三世在今后的正式文件中,他完整的自称是"上帝垂恩之全俄君主及莫斯科大公国大公伊凡三世"。
  索菲娅公主嫁入莫斯科的时候,带来了大量的书籍,都是在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395年~1453年)灭亡前夕从君士坦丁堡抢运出来的。一方面,这批书籍对俄罗斯的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另一方面,莫斯科大公国对拜占庭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莫斯科是第三个罗马帝国的观点还是有一定根据的。 自从索菲娅来了以后,莫斯科大公国的宫廷制度就按照拜占庭帝国的标准作了改革,从此莫斯科大公国的各种规章礼仪日渐完整,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宫廷内举行的各种仪式也要求进退有节,因而更加庄严更加隆重,体现出大国风度。
  索菲娅对宫廷制度的改革招致了很多人的不满,守旧的大臣们采取消极对抗的办法,对很多革新举措拖延或者找各种借口不予执行。索菲娅是一个政治野心很强的人,所以她逐渐认识到,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必须摆脱"外人"的形象,必须得到莫斯科臣民 的爱戴。而想要做到这一点,第一件事就是:必须为伊凡三世生个儿子。 伊凡三世也有这个愿望,但他只是喜欢男孩而已。
  1474年,即伊凡三世和索菲娅公主婚后两年,索菲娅公主终于生下了和伊凡的第一个孩子:是一位公主。让反对索菲娅的贵族们感到高兴的是,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索菲娅的两个孩子还是公主。索菲娅不停地祷告,希望能生一个儿子。
  最终在1479年3月26日凌晨,索菲娅和伊凡的第一个儿子出世了。伊凡为了纪念自己的父亲,把孩子叫作瓦西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索菲娅又为伊凡生了五个儿子和三个女儿。这样,伊凡三世和索菲娅公主一共生养了十二位子女。 索菲娅对长子瓦西里给予很大希望,她希望瓦西里能够代替伊凡和前妻所生的儿子伊万,成为莫斯科大公。但是伊凡三世从未想到过废黜王储,所以索菲娅决定待机而动。
  1497年,伊凡三世颁布了法典(Sudebnik)史称《伊凡三世法典》也称为《1497年法典》用以巩固实行中央集权统治的国家权力,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的 *** 机构。在这部法典中,规定了拜占庭的双头鹰国徽为俄罗斯国徽,并且将其图案刻在了俄国国玺上。同年,一面镀金的双头鹰徽记被安放在了克里姆林宫的斯巴斯基塔楼(Spasskaya Chamber)上。俄罗斯获得了象征自己国家的标志。同样在这部法典中,他还限制了农民的流动,规定只有在圣尤里节(俄历11月26日)前后两周期间,农民才可离开土地四处走动,开辟了莫斯科公国的农奴化进程。
  原配夫人去世后,1473年娶拜占庭的索非亚公主(此时拜占庭帝国已经灭亡,索非亚为亡国皇室旁支)。
  1500年,其子瓦西里三世为获取大公权力公然造反,伊凡三世束手无策。
  1502年,伊凡三世被迫将大公称号授予瓦西里,大权旁落的伊凡三世在抑郁中死去。
   

5. 伊凡四世对历史的影响有什么意义?

从俄国历史进程来看,从沙皇称号,到扩张方向的选择,再到内政方针、军队建设等,伊凡四世都有较明显的沿袭伊凡三世的痕迹,就此来说,伊凡四世对历史的影响应在伊凡三世之下。但另一方面,伊凡四世残酷镇压了大贵族,扶植小贵族,加强君权,使俄国走上符合当时历史潮流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民族国家的道路。

伊凡四世对历史的影响有什么意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